当前位置:100EC>数字零售>阿里CEO吴泳铭发内网帖:强调AI技术的重要性
阿里CEO吴泳铭发内网帖:强调AI技术的重要性
网经社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12日 08:56:28

(网经社讯)在第21个510阿里日到来之际,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内网发布了题目为《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》的帖子。吴泳铭多次强调了AI技术的重要性。在他看来,对于阿里来说,AI技术革命让阿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有机会产生更大协同效应,具备创造全新用户体验和价值的机会。同时,如何运用AI技术重塑组织运作方式和提升效率也尤为重要。阿里会在工具支持、组织保障、考核机制上做出改变。

吴泳铭表示,接下来,阿里巴巴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,聚焦于几大核心战役。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,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。“我们会选择长期和全局的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,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集团各业务的协同策略。”吴泳铭在内网帖中指出。

AI协同效应:从业务割裂到全局价值重构

网经社数字零售台(DR.100EC.CN)查询DeepSeek后获悉,吴泳铭在文中强调,AI技术革命为阿里“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产生更大协同效应的机会”。这一表述直指阿里过去多年面临的“大公司病”——业务线庞杂但协同不足,例如电商、云计算、本地生活等板块长期各自为战。而AI的通用性特征,恰恰为打破这种割裂提供了可能。

以阿里云为技术底座,AI能力可同时赋能淘宝的智能推荐、高德的地图导航、饿了么的即时配送,甚至菜鸟的物流优化。例如,通义千问大模型若与电商场景深度结合,可能彻底重构“人找货”的传统模式;而AI驱动的数据分析也有望让阿里生态的广告投放效率提升一个量级。吴泳铭提出“以全局价值最优制定协同策略”,意味着阿里或将放弃部分业务的短期KPI,转而追求跨板块的技术红利释放。

组织革命:AI驱动效率与机制创新

除了业务协同,吴泳铭特别指出需“运用AI重塑组织运作方式”。这或暗示阿里将启动更深层的组织变革。过去一年,阿里通过“1+6+N”分拆试图提升敏捷性,但各子集团仍面临创新效率不足的问题。AI的引入可能从三方面改变这一局面:

工具层面:通过AI助手简化流程,例如自动生成会议纪要、智能排期等,减少重复劳动;

考核机制:传统绩效考核可能被动态的AI数据分析替代,实时追踪项目价值而非简单的结果导向;

决策模式:管理层或借助AI模拟推演业务策略,降低试错成本。

这种变革若能落地,将显著缓解阿里“层级冗余”的顽疾,但也对员工适应能力提出极高要求。

饱和式投入:聚焦核心战役的取舍逻辑

“饱和式投入”一词的提出,标志着阿里战略从“广撒网”转向“精准爆破”。吴泳铭未明确具体战役方向,但结合近期动态,可能的焦点包括:

AI+电商:应对拼多多抖音电商的冲击,需通过AI重构搜索、推荐和供应链

云计算与AI基建:在国产大模型竞争中,阿里云需守住技术优势;

国际化突破:借助AI技术降低跨境服务成本,抢占新兴市场。

这种策略要求阿里在资源分配上“做减法”。例如,边缘业务可能被进一步收缩,甚至不排除出售非核心资产。吴泳铭强调“长期价值优于短期局部价值”,也意味着资本市场需对阿里阶段性亏损保持耐心。

挑战与隐忧:技术红利与执行落地的鸿沟

尽管蓝图清晰,阿里的AI转型仍面临多重挑战:

技术商业化瓶颈:大模型如何从“演示demo”转化为可规模化的收入来源?目前行业尚未有成熟答案;

内部协同阻力:各业务线能否真正打破数据孤岛,共享AI能力?历史上阿里多次协同尝试效果均不及预期;

人才结构 mismatch:AI研发需要顶尖科学家,而阿里传统强项在运营与商业变现,二者文化融合难度大。

此外,外部竞争环境同样严峻。腾讯、字节跳动在AI应用层进展迅猛,华为在算力基建端优势明显,阿里需找到差异化突破口。

吴泳铭的“重新创业”宣言,本质上是将阿里命运押注于AI这一技术奇点。其成功与否,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兴衰,更将为中国传统互联网巨头转型提供范本。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,阿里能否通过AI重现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的初心?答案取决于其能否在战略聚焦、组织敏捷性和技术落地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
正如帖文标题所示,“回归初心”需要勇气,“重新创业”更需要断腕决心。2024年,或许正是阿里的背水一战之年。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